close

棒球是一項由兩隊各派出九名選手進行的比賽。比賽分為九局,每局又分為上下半局。在上半局,一隊的球員輪流上場打擊,嘗試得分,而另一隊則進行防守,試圖阻止進攻隊得分。在下半局,雙方交換位置。比賽結束時,得分較多的一隊為勝者。

比賽場地為菱形,菱形的四個角分別是本壘、一壘、二壘和三壘。在內野中央是投手丘,投手在此處向打擊手投球。內野以外、由一壘線和三壘線所包圍的區域稱為外野。

在每局中,防守方的投手將球投向進攻方在本壘打擊位置的球員。打擊手試圖用球棒將球打到防守球員無法及時接觸的位置,並繞過壘包。如果他能夠順利跑回本壘,則計為一分。但如果球被接住,或在他到達一壘之前球被傳到一壘,則打擊手出局。如果打擊手在三次好球之內未能擊中球,也會被判出局。當進攻隊累積三次出局後,該局的進攻時間結束。

 

延伸閱讀:想參與熱血體育賽事,歡迎來TU娛樂城!

 

棒球數據|逸遊娛樂城

棒球並不只是數據。棒球是迪馬吉奧圍繞二壘的那一刻。— 吉米·卡農

與大多數其他運動不同,棒球的比賽不受時間限制——沒有時鐘來控制比賽或評判球員的表現。儘管如此,各種數據記錄了比賽的每一個細節,讓球迷(和球隊經理)能夠比較不同球員的表現。

逸遊娛樂城將介紹一些常見的球員數據:

 

進攻數據:

●打擊率 (AVG): 每次打擊的安打數。

●出賽數 (G): 球員參與的比賽數量。

●打席數 (AB): 球員正式上場打擊的次數,不包括四壞保送或犧牲打。

●得分 (R): 打者成功跑回本壘並得分的次數。

●安打數 (H): 打者安全抵達壘包的次數,不包括四壞保送或犧牲打。

●二壘安打數 (2B): 打者打出並抵達二壘的安打次數。

●三壘安打數 (3B): 打者打出並抵達三壘的安打次數。

●全壘打數 (HR): 打者打出並繞過全部壘包回到本壘的次數。

●打點 (RBI): 打者讓隊友得分的次數。不包括因雙殺打或守備失誤而得的分數。

●盜壘次數 (SB): 跑者在打擊手的幫助下,成功前進到下一壘的次數。

●保送 (BB): 打者因四壞球被授予一壘的次數。也稱為「四壞保送」。

●三振 (SO): 打者揮棒三次未中而出局的次數。

 

投球數據:

●出賽次數 (GP): 投手累計參與的比賽次數。

●投球局數 (IP): 投手累計投出的局數。

●勝場數 (W): 投手所在球隊贏得的比賽次數。如果投手投滿至少五局並在他離場時球隊領先,且球隊在比賽結束前保持領先,該投手將記為一勝。

●敗場數 (L): 投手所在球隊輸掉的比賽次數。

●勝敗率 (PCT): 總勝場數除以勝敗和的比值。

●救援次數 (Saves): 救援投手在潛在追平或反超分數的跑者在壘上、打擊區或待打者情況下完成比賽的次數。

●被安打數 (H): 投手投球期間被打出的安打次數。

●保送 (BB): 投手因投出四壞球而讓打者保送上一壘的次數。

●三振 (SO): 投手在三次好球內將打者三振出局的次數。

●自責分率 (ERA): 投手每九局內讓對方得分(不包括守備失誤)的平均數。計算方式為自責分乘以九,然後除以投球局數。

 

延伸閱讀: T9娛樂城有多項體育投注,等你來狂歡!

 

棒球術語|EVO娛樂城

EVO娛樂城 帶你瞭解常見棒球術語

●投手犯規 (Balk): 投手在有跑者在壘時進行非法動作,允許所有跑者前進一壘。投手犯規可能涉及多種動作,其意圖通常是讓跑者失去平衡。

●壞球 (Ball): 未進入好球帶且打者未擊球的投球。

●壘包 (Base): 棒球場上形成菱形的四個壘包(包括本壘、一壘、二壘和三壘),跑者必須依次觸碰這四個壘包才能得分。

●打者 (Batter): 目前站在打擊區的進攻球員。

●打擊區 (Batter's Box): 本壘兩側的區域,打者在打擊時站立的地方。

●下半局 (Bottom): 每局的下半部分。

●短打 (Bunt): 合法的打擊,打者不揮棒而是輕輕地用球棒將球打進內野。

●接球 (Catch): 防守球員在球飛行中用手或手套穩固抓住球的動作。

●捕手 (Catcher): 守備球員中位置位於本壘後方的球員。

●防守 (Defense): 目前在場上防守的一隊。

●指定打擊 (Designated Hitter): 可以代替投手打擊的球員。

●二壘安打 (Double): 打者打出並安全抵達二壘的安打。

●雙重賽 (Double Header): 連續進行的兩場比賽。

●雙殺 (Double Play): 在一次連續動作中將兩名進攻球員出局的防守動作。

●休息區 (Dugout): 比賽期間,場上未上場的球員坐在場邊的區域。

●界內球 (Fair Ball): 打擊後落在界內區域或越過界內的球。

●界內區 (Fair Territory): 比賽場地內一壘和三壘線之內的區域,從本壘延伸到外野圍牆並垂直向上。

●守備球員 (Fielder): 九名防守球員之一,包括投手、捕手、一壘手、二壘手、三壘手、游擊手、左外野手、中外野手和右外野手。

●守備選擇 (Fielder's Choice): 防守球員處理一個界內滾地球時,選擇不投向一壘將打者出局,而是嘗試將前一位跑者出局的動作。

●高飛球 (Fly Ball): 打擊後高高飛起的球。

●強迫出局 (Force Play): 當跑者因打者變成跑者而失去占有壘包的權利時的出局動作。

●判罰比賽 (Forfeited Game): 因違反規則而由裁判宣布結束並判罰的一場比賽,勝利判給受害一方。

●界外球 (Foul Ball): 落在本壘和一壘或三壘之間的界外區域的球,越過一壘或三壘後的界外區域的球,或在界外區域接觸到球員、裁判或場地外物體的球。

●界外區 (Foul Territory):比賽場地內一壘線和三壘線之外的區域,從本壘延伸到外野圍牆並垂直向上。

●滾地球 (Ground Ball): 打擊後沿著地面滾動的球。

●界內二壘安打 (Ground Rule Double): 當一個線驅球在界內彈跳後越過圍牆,這次擊球記為界內二壘安打,打者安全前進到二壘。

●本壘板 (Home Plate): 進攻球員打擊的壘包,也是他在繞過所有壘包後返回的終點,以計得分。

●全壘打 (Home Run): 打者擊出並安全繞過所有壘包返回本壘,不經停留。

●主場隊 (Home Team): 比賽場地所在球隊。如果比賽在中立場地進行,雙方將協議指定主場隊。

●內野 (Infield): 比賽場地中由四個壘包組成的菱形區域。

●內野手 (Infielder): 站在內野區域內的防守球員。

●內野高飛球 (Infield Fly): 內野高飛球指的是一個可以被內野手輕易接住的界內高飛球,當一壘和二壘,或一壘、二壘和三壘都有人且不到兩出局時,內野高飛球規則將適用。在此情況下,裁判應立即作出判斷。當裁判宣判內野高飛球後,跑者可以自擔風險進行前進。如果內野高飛球被故意掉落,該球仍然保持在比賽中。

●局 (Inning): 比賽的一部分,雙方輪流進行進攻和防守,每隊在每半局中有三次出局的機會。每隊進攻的時間為一半局。

●直線球 (Line Drive): 一個直接打向防守球員的球,中間未接觸地面。

●進攻方 (Offense): 當前正在打擊的一隊。

●出局 (Out): 裁判判定試圖達到壘包的球員未能成功,並且不應該占有該壘包。

●外野 (Outfield): 比賽場地內,超出內野的區域,由一壘線和三壘線包圍。

●外野手 (Outfielder):防守球員中站在外野區域的球員。

●投球 (Pitch): 投手向打者投出的球。

●投手 (Pitcher):防守方指定向打者投球的球員。

●快速回投球 (Quick Return Pitch): 非法的投球,通常是為了在打者尚未準備好的情況下投出。

●得分 (Run): 進攻球員成功繞過所有壘包並返回本壘。

●跑者 (Runner):進攻球員在向壘包前進、觸及或返回壘包的狀態。

●安全 (Safe):裁判宣判跑者試圖達到壘包成功,未被觸殺或強迫出局,因而有權占有該壘包。

●一壘安打 (Single): 打者安全抵達一壘的擊球。

●好球 (Strike):法定的投球,當裁判判定以下情況時:

  -打者揮棒並未擊中球;

  -未揮棒,且球穿過好球帶;

  -在打者不足兩好球的情況下打出界外球;

  -短打界外;

  -球觸及正在揮棒的打者;

  -球在飛行中觸及打者的好球帶;

  -球打出後直接進入捕手手中並被合法接住(界外球)。

●好球帶 (Strike Zone):從本壘正上方、打者膝蓋底部到打者肩膀與褲子頂部之間的區域。

●觸殺 (Tag):防守球員用身體觸及壘包並持球,或用持球的手或手套觸及跑者的動作。

●傳球 (Throw):將球傳向特定目標(通常是隊友)的動作。投球不算作傳球。

●上半局 (Top):每局的前半部分。

●三壘安打 (Triple):打者安全抵達三壘的擊球。

●三殺 (Triple Play):在一次連續動作中將三名進攻球員出局的防守動作。

●裁判 (Umpire):判斷每個比賽動作的合法性並執行比賽規則的官員。
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va1130603 的頭像
    eva1130603

    RUN RUN RUN 運動身體好

    eva11306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